壮族社区 首页 壮族百科 查看内容

广西壮族的稻米文化——“那”文化

2021-1-18 11:02| 发布者: vangzhaij| 查看: 3231| 评论: 0

摘要: “那”是古壮语,意为水稻田。壮族先民以稻作维系生存,开垦稻田,生产水稻,“那”文化融入了他们的生产、生活,他们视“那”为他们的生命和灵魂,形成独特的“那”田园景观和“那”民俗风情。他们以“那”命名村落 ...

“那”是古壮语,意为水稻田。壮族先民以稻作维系生存,开垦稻田,生产水稻,“那”文化融入了他们的生产、生活,他们视“那”为他们的生命和灵魂,形成独特的“那”田园景观和“那”民俗风情。他们以“那”命名村落、地方,形成了一个横跨桂、粤、滇、黔和东南亚的“那”文化圈。 历史上“那”文化深刻地影响了岭南和东南亚的文明进程。经过上万年的发展,“那”的身影虽然已在历史长河中遗落变迁,但在我国的华南及东南亚许多国家,仍保留许多冠以“那”的地名,存留下许多有关稻作的文物风物,成为“那”先民留给“那”子民的最珍贵的文化。

文化具有超时空的稳定性和超强的凝聚力,“那”文化潜移默化地塑造了广西各民族的品格特征,“那”子民据“那”而作,凭“那”而居,赖“那”而食,靠“那”而穿,依“那”而乐,培养出这一方人民焕然天成的自然心态。探寻“那”文化,在无垠稻田里感受“那”的千年变迁,在狂欢节日中品尝“那”的稻作收获,在民间传说里亲近“那”的先民气息,在沧桑风物里凭吊“那”的庄严肃穆,八桂寻“那”,为探寻,为继承,更为新生。

一、“那”是什么

“那”是壮族文化的根

“那”文化指的是壮族先民古骆越族群在中国农耕文明时代,经过漫长的人工选择,把野生稻驯化为水田栽培稻,经过历史繁衍逐步形成了一种据稻田“那”而作,依稻田“那”而居,靠稻米而活,唯稻收而乐,具有共同生活习俗、共同语言特征、共同信仰观念的农耕文化现象。“那”文化隐藏的稻作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成为生息于这一地区的人们共同体的鲜明标志和历史印记,“那”文化是壮族等骆越后裔民族文化的根。

稻是中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全世界有一半左右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农业的起源实际上也就是文明的起源。关于水稻源于何处,国际上仍有争议,壮族学者根据分子遗传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在研究了大石铲和稻作图腾后,认为壮族地区是稻作文明的起源地之一,耕作历史可以推溯到10000年前。

“那”文化圈

“那”文化圈是“那”地名广泛分布的地区。广西的左右江、红水河、邕江流域“那”地名最为密集,是“那”文化圈的中心。在越南北部、老挝、泰国、缅甸和印度的阿萨姆邦等东南亚、南亚地区,也广泛分布着冠“那”的地名。“那”文化圈实际涵盖地域包括中国的广西、海南,云南的大部,广东、湖南、贵州的一部分,东南亚中南半岛5国,涉及人口约一亿人。

“那”有关的民族

中国壮侗语系的壮、傣、侗、布依、水、仫佬、毛南、黎8个民族,越南的岱、泰、侬、布依、热依、高栏6个民族,老挝的佬、普、泰、泐 、润、央6个民族,泰国的泰、佬2个民族,缅甸的掸族,印度阿萨姆邦的阿洪人,共24个民族,他们早期是有共同母语的群体,是与“那”有关的民族。他们在“那”文化圏中耕种着赖以生存的水稻,开创了“那”文化。

 “那”文化圈的文化认同

多国多民族长期形成的生产制度、家庭制度、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促使那文化圈和谐共处,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生态圈形成有上万年以上的历史,是他们共同的文化认可支撑下成就的。尽管历史的变迁、习俗影响和文化交流等原因,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文化出现了一些差异,但是通过语言、文字、建筑、服饰、行为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方面都还是可以看到那文化圈的国家和民族有着“那”文化的深刻影子。

二、“那”年“那”月 

最早的“那”文化遗存

1、18000——22000年前,今湖南地区出现栽培稻谷。

1995年,湖南省文物考古所对道县的寿雁镇玉蟾岩遗址进行发掘,出土了兼具野生稻特征的栽培稻碳化稻粒,经国家文物局鉴定为年代距今18000年至22000年,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道县历史上曾经属于广西,道县栽培稻的发明者是壮族的先民仓吾部,玉蟾岩是与“那”有关的文化遗址。

2、10000——11000年前,南宁左、右江和邕江流域出现稻作文化遗址。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在广西南宁市的横县、隆安等县和南宁市区亭子圩发掘的14处贝丘遗址中发现了石磨棒、石杵、原始石磨等加工稻谷(脱壳)用的工具和储存、加工(蒸煮)稻米的陶器。这些原始工具,经测定为10000——11000年左右。南宁左、右江和邕江流域是“那”文化的中心。

“那”行八桂

广西各地如今都有“那”地名的遗存: 

巴马瑶族自治县:那桃、那社、那弄、那门、那敏、那坝、那朝、那莫、那勒、那享、那浪

马山县:塘那、那细、那敏、上那龙、新那兴、那楼、那仙、那烟、那乐、那达、那鸡、那荷、那卜

大化瑶族自治县:那浪、那定、那色 

武宣县:江那

昭平县:那更

凤山县:那兵、那爱、那拉、那烘、那老、那乐、那英、那王、那东

天峨县:那里

南丹县:那地、那茶

都安瑶族自治县:弄纳、那共、纳维、那作、那伍下、那墨、那造、那盘、那麻、那料、那图、那浩、那甘、那烈、那燕、那瓦

忻城县:那满、那北、那卧

来宾市:那垒、小那角、大那赖、那谷

蒙山县:那浦

博白县:那林、那界、那坡、那马、那上、那楼

其中隆安县的“那”地名最丰富:

隆安县:那桐、那重、那朗、那门、那降、那料、那营、那昆、那湾、那可 、那旭、那律、那棉、那坝、那郡、那发、那棍、那马、那敖、那直、那可、那拉、那布、那劳、那蔡、那卜、那敏、那究、那佑、那造 、那稳、那瓜、那艾、那江、那太、伏那、那渌、那桃、那牟、那潭、那班、那利、那罗、那贝、那官、那元、那秾、那花、那汉、那休、那权、那下、那吞、那深、那汪、那僚、那叫、那要、那桑、那廊、那感、那偶、那梧、那排、那浓、那空、那六、那溪、那好、那加、那庄、那岜、那宁、那生、那敦、那洞、那市、那东、那乃、那内、那银、那坛、那板、那关、那当、那立、那钟

“那”时空的深处

大石铲是壮族先民在稻作生产中用来翻土、挖沟、起畦的重要生产工具,是学术界公认的新石器时代稻作文化的标志性文物。它是新石器时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目前国内外已知的大石铲出土遗址分布于40多个县区共130多处,而在广西隆安县就有40多处,密集分布于罗兴江、渌水江和右江三角洲一带,这一地带出土的大石铲数量占世界出土大石铲数量的80%以上,隆安县的大石铲在种类和数量上居世界之冠。

大石铲的大量出现,是当时农业经济发展及耕作技术进步的结果,它开启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稻作农业,把壮族社会引进了文明的门坎。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大石铲除了与农业生产发展密切相关,还经历了从实用器具到祭祀品的转化过程,实用石铲一直用作祭祀,但专门用于祭祀的石铲则不能用于生产,而是一种神器或权力重器。

大石铲遗存分布面广阔,就目前所知,东自岑溪,南到合浦,西自西林,北到河池、贺州,包括南宁、隆安、武鸣、宾阳、横县、扶绥、崇左、龙州、凭祥、宁明、大新、天等、贺州、昭平、岑溪、玉林、兴业、北流、容县、贵港、平南、钦州、灵山、浦北、上思、合浦、西林、那坡、靖西、德保、田阳、平果、凌云、来宾、忻城、柳州、柳城等36个市、县。

大石铲

 大石铲出土分布图

栽培稻的祖先

广西是野生稻分布面积最大的省区,不但分布广、居群多、类型多,而且形态变异丰富。2012年10月4日,《nature》杂志以“article”的形式在线发表了由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日本国立遗传所、国家基因研究中心等单位合作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论文叙述,根据栽培稻和各地野生稻的基因比较,大致推断出人类祖先首先在广西的西江流域,利用当地的野生稻种,经过漫长的人工选择,驯化出了粳稻,随后往北逐渐扩散。而往南扩散中的一支,进入了东南亚,在当地与野生稻种杂交,经历了第二次驯化,产生了籼稻。

悬崖绝壁上的明珠——花山壁画

富有灵性的明江河水带着远古的情致,滋润着两岸青山,孕育着古老灿烂的文化。勤劳的壮民祖先用智慧和勇气在明江狭岸陡峭的悬岩绝壁上描绘了1380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图像。隔河而望,朱红色线条密密麻麻,粗犷古朴的花山壁画仿佛是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在银灰色的石屏上奔腾。

花山壁画的人物图像造形多以蛙动作为主,这是壮族巫师祭稻神的标志性动作。专家们多认为这造形起源于远古的骆越蛙图腾崇拜。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2.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