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居住在依山傍水的亚热带气候地区,光照充足,多雨潮湿,虫蛇鼠蚁滋生。为了躲避虫蛇、保持房屋干燥舒适,壮族先民在四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学会选择离地20~30米的地方居住,那些地方就是天然岩洞(古人类多为穴居)。后来又渐渐发展成巢居——壮族先民们发现:咦,像鸟儿那样在树上居住也可以躲避昆虫毒蛇,还能通风干燥,于是开始了巢居。但是巢居也不方便,随着历史的发展及人类的进化,壮族祖先们就渐渐结木成楼,楼下养牲畜放杂物,楼上住人,这样就开了干栏式建筑的先河。 传统干栏建筑 干栏式建筑一直流传至今,走在壮族农村、县镇、甚至城市中,还是会看到古老的干栏式建筑,只是材料有所改变:从木楼、竹楼变为钢筋混凝土。 木头干栏建筑 在干栏式建筑中,傣族多为竹楼,其他民族为木楼,而依山建筑房屋的苗族、布依族等多为吊脚楼。 由于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生产力水平的差异性,各地壮族的干栏式建筑形式、结构和居室布局也不一样。如: 桂北地区因为冬季天气比较寒冷,干栏建筑都建的狠高大、严密,布局工整,以起到密封保暖的效果; 桂西南地区因为气候炎热,又多雨潮湿,干栏建筑就建的疏朗通透,以便通风透气,防潮散热。 现代干栏式酒店 有建筑的地方,常常会伴有风水禁忌。壮族也不例外。为了表达人们对平安、幸福的追求和期待,对各种灾害的敬畏与防范,壮族关于居住衍生并流传了一些习俗禁忌:
现在很多年轻人搬到大城市中定居,住的是商品房,很多习俗禁忌也就被淹没在拥挤的小区里了。如果你要带壮族人家里做客,大可不必十分拘泥于习俗细节,坦坦荡荡,大大方方就好了。 |
1.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2.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