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壮族现存体育项目64项,其中开展得较普遍、影响较大的有抛绣球、打扁担、狮子上金山等。 抛绣球 抛绣球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宋代就已很盛行。
据南宋朱辅的《溪蛮丛笑》记载:
“土俗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彩新囊豆粟,往来抛接,名为飞绝。” 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也说: “上巳日(三月初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驼。男女目成,则女受驼而男婚已定。” 所谓飞纥(驼)就是绣球。明正德间桑悦《记僮(壮)俗六首》中,亦有 “亲邻相助歌迎鬼,男女分行戏打球”的诗句,记柳州一带壮族人民抛绣球的习俗。
壮族人民遇上节日或喜庆集会,往往举行歌圩,抛绣球是歌圩活动的重要内容。在春节、三月三、中秋节举行的歌圩中,青年男女来到村头、地角、水湄,男女各站一边,互相对歌,当双方有了一些情意后,姑娘就把绣球向小伙子抛去,小伙子应敏捷、准确地把球接住。如接不住就会惹起一阵哄笑和戏谑。小伙子把绣球玩赏一会后,又向姑娘抛去。经过几次往返抛投,如果小伙子对姑娘有情意,就在绣球上系以礼物抛赠对方,礼物一般是银戒指、首饰或钱币等。姑娘接到小伙子的礼物,若收下,就说明已同意小伙子的追求。
建国后,经过体育工作者的挖掘、整理,抛绣球已成为壮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可作表演,也可竞赛。
比赛方法
先在运动场中央竖立一根高约三丈的木杆,顶上钉一块一米见方的木板,中间凿一个直径60厘米的圆孔。圆孔的上端钉上各色丝带,垂在圆孔中,以引人注目,便于投抛时对准目标。
绣球象小皮球,直径约6厘米,用各色绸布或花布做成。内塞黄豆、绿豆、谷壳或沙子,重约150至200克,球下端系一束五彩丝缨。
比赛形式分集体、个人等多种。集体赛时,参赛者分若干男队、女队,每队人数相等。比赛以两种办法决定胜负:
以时间计算。在规定的时间内以投中多者为胜。
以抛投数计算。每人投相同的次数,投中多者为胜。
该项目流行于桂西和柳州地区,尤以靖西县为最著。
打扁担
古称打舂堂,壮语叫duklongj(特琅)。由壮族妇女用木杵在木槽里舂稻粮的动作发展演化而成。
先秦时的《禹贡》就载有南方蛮日“旁春”。唐人刘恂的《岭表录异》云:
“广南有舂堂,以浑木刳为槽,一槽两边约十杵,男女间立,以舂稻粮,敲磕槽弦,皆有偏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虽思妇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浏亮也。” 1948年(民国37年)编的《隆山县志》(今属马山县)记载:
“每年元旦(农历年初一)至元宵为自由正当娱乐期间,妇女三五成群作打舂堂之乐,其意预祝丰收,故有谚云:‘正月舂壮堂声轰轰,今年到处禾黍丰。’但浑大木,近颇难得,舂堂之用鲜抛矣,妇女每用木板以代其法,以一銎长方坚硬之木板,两端垫以长凳,而旁排列妇女二、三,手持扁担上下对击,或和以锣鼓逼拍轰冬,高下疾徐自成声调。” 这两书记载了打舂堂由木槽、木杵演变至木板长凳、扁担之原委。
打扁担的花式很多,现常见的有都安式(用较粗长的木杵)、马山县城的丹良式、马山乔利的旧城式、马山古寨式(用木槽、木杵)、马山加方式等。
其中以加方式最为优美。加方式以扁担和长凳为主,参加活动人员以妇女为主,甚至全部是女的。一般四人一组,两两相对立于长凳的两边和两头。手中的扁担忽而敲打板凳。忽而扁担相碰。有时正面打击,有时侧面与左右同伴对击,发出“登登打、登登打、登登打嘟打,登打登打登登打嘟打,登打嘟打登打登”的节奏声。
动作除模拟打谷、舂米、车水、插秧外,还形象地表现了赶牛耙田、收割打场、织布做衣、舂糍粑过年等生产、生活内容。两人对打,一招一式动作变化要求一致,但部位不相重,声声各异,节奏明快。加方式不象古寨式有啦啦队,但表演者在做关键动作时也发出“嗨!嗨!”的伴呼声。
打扁担活动一般在秋后、春前农闲时间进行,农历春节是打扁担的高潮时间,是玩年的文体节目。
建国后,经文化体育部门的整理、提高,打扁担在表现生活内容的深度和体育、舞蹈动作的变化上,都大大完善。打法已有双人打、四人打、六人打、反打、复打、站打。蹲打、走打、跑打、推打、转打等十多种。进行中配以锣鼓和时时发出的“嗨!嗨!”呼声,表现出强烈的节奏感。
该项目流行于马山、都安、大新等县广大壮族地区。
狮子上金山
壮族舞狮属于南狮,历史悠久。相传宋代时,壮民就以舞狮驱邪逐兽保丰收。发展到近代,每逢新春佳节,从正月初一到十五,狮队登门舞狮拜年道喜,恭祝吉祥如意。最具特色的是田阳县的“狮子上金山”。
南狮 图片来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
“狮子上金山”的狮子属北狮,舞法却是南狮,分童狮上金山、女子单狮上金山、男子双狮上金山等3种。狮子上的“金山”,由36张长条凳一层一层地叠起,共17层,高8.5米。表演时,须从最底层盘旋而上,到达顶层表演。
北狮,狮子上金山
狮在顶层倒置的八仙桌上,居高临下向人们拜年,恭贺新禧,共庆佳节,预祝五谷丰登,人寿年丰。
动作有抓痒、舔毛、抖毛、踩八仙桌、高台换脚等。童狮上金山,敏捷轻巧,童稚可爱;女子单狮上金山,新颖独特,别具一格;男子双狮上金山,时而亲热、时而跳跃、时而腾起,“金山”晃晃悠悠,险象丛生,使观众叹服。
打榔
又称打谷榔,唐代时已盛行。壮族人民习惯在晚上预庆丰收。届时,村中谷场上张灯结彩,全村男妇老幼身着新装,兴高采烈地汇聚于此,观看“打榔”表演。
场中置一用蚬木制作的长2米,宽50厘米,深40厘米的大谷榔。身着盛装的青年男女6—10人组成1队,人各手持一条两头粗中间细的长木杵,跳着当地传统的“特砻”舞出场,来到木槽两边,以整齐多变的动作节奏,敲打出“咚格咚咚,咚格咚咚”的榔声,其节奏明快清晰,旋律优美感人。
主要动作有冲打、拖打、撩打、抬杠、点杠等。表演动作各队不尽相同。
该项目流行于百色、南宁等地区。
附录:壮族体育项目简表
注;壮拳现存套路有:擒功大王拳、霸王锤、梅花桩拳、踢打四门、三桥手、三打罗汉拳、打虎拳、天字功、飞天字功、白鹤文之(壮语译音)、阴阳定妖、小太极、扦拳、小反步、跌马归栏、八仙过海、山林伏虎、拔解短、金刚扫地、龙腰虎背、猴子挂南山、大百步、板狗扛、捆桩、十八桩、擒桩、大连环、二步雕、双眼勾局、白鹤晒翅、凤凰抓地、乌鸦晒翅、水牛站堂、龙头凤尾拳、莲花拳、雪花盖顶(刀术)、八卦假棍、白鹤棍、铁线棍、九子连环棍、九下手(棍术)、三叉、春秋大刀、三指铁钯、鱼尾叉、标、长板护身凳、八卦榔棍对练、三叉钯头、棍对练等。
参考文献:《广西通志·体育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