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有90%以上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另有少部分居住于云南、广东、贵州、湖南等省。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也是自治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民族,约占三分之一,与汉族及瑶、苗、侗、仫佬、毛南、回、彝、水等各少数民族,组成一个民族大家庭。 壮族自称“布壮”、“布依”、“布土”、“布越”、“布曼”、“布傣”、“布沙”等,“布”意为人,旧称“僮人”、“俍人”、“土人”,系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秦汉后称“西瓯”、“骆越”、“乌浒”、“俚”、“僚”。宋代称“撞”。建国后称“僮族”。1965年改称“壮族”。 壮族历史悠久,有着十分丰厚的民族文化。其民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曾创制和使用过用汉字记壮音的方块土俗文字。建国后则创拉丁字母形式拼音的壮文。干栏建筑、铜鼓、壮锦、花山崖壁画等,都是壮族文化的品牌标志。 同样,壮族音乐也具有鲜明独特的壮族民族特色。其主要特点是真挚自然、清新流畅。这一民族特色,具体体现在壮族民歌、壮族器乐、壮族戏曲音乐三大重要层面。我们分别进行分析研究。 一、壮族民歌。 声乐与器乐各占整个音乐的半壁江山,也是民族特色的重要载体。是以民族特色为支点与亮点、生命与灵魂。这是因为,所谓“民族化”,是“指作家、艺术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本民族特有的思想感情,使文艺作品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是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成熟的标志之一。”壮族民歌的真挚自然、清新流畅的民族特色,不仅同汉族民歌的深沉厚重、博大精深,蒙族民歌的辽阔豪放、悠远粗犷,维吾尔族民歌的自由舒展、浪漫灵动,苗族民歌的轻柔纠细、婉转本色等特色争奇斗艳,共筑民歌的百花园,而且与意大利民歌的热情奔放、夸张外露,俄罗斯民歌的深沉厚重、雄浑宏大,法兰西民歌的浪漫秀丽、清新典雅,日尔曼民歌的含蓄严谨、细腻优美等特色交相辉映,自立于世界民歌之林。 壮族民歌的真挚自然、清新流畅的民族特色,集中体现在壮族人民的生活之中。壮族人人能歌善舞,除平时以唱歌自娱自乐之外,还有固定的“歌圩”,这是壮族民间聚会的对歌习俗。各地日期不一,多在农闲及春节、中秋、清明等节日举行。地点多在山林坡地。届时男女老少盛装赴会,少者数百人,多者上万人。以青年男女对唱山歌为主,并有抛彩球、碰彩蛋、放花炮,同时举办物资交流大会。一般是即兴而唱,内容十分广泛,除情歌外,还有盘歌、农事歌、说古论今歌等,均属壮族民歌范畴。其曲调旋律真挚自然、清新流畅。男女青年在对唱中如果情投意合,则可退出歌圩,另约相会。这种对歌的仪式、歌词内容、曲调特点,在壮族歌剧《刘三姐》中均有集中展现。 壮族的民歌中最具特色的是山歌,一般有独唱、重唱、对唱以及合唱这几种形式。壮族山歌又有“欢”、“比”、“诗”等称谓。具有男女交往、义际、择偶、恋爱等功能。壮族青年男女常用山歌来倾诉相恋之情,选择意中之人。例如壮族山歌《千年不烂记心间》,男声唱:“月亮光在天边(咧),想妹(咧)一年又一年;铜打肝肠都想断(咧),默打眼睛也望穿。”女声唱:“星星眨眼泪涟涟(咧),想哥(咧)一年又一年;喝茶连杯吞下泪(咧),千年不烂记心间。” 合唱以二声部为主,民间称作“双声”、“双调”、“高低声”、“上下声”、“么母声”等。一般来说,第一声部是主旋律,第二声部是由第一声部派生的旋律,称为“分支声部”。每个乐句基本上是同音起落,节奏与骨干音均相同。中间不同的部分,两声部之间形成二度、三度、四度或五度的和声关系,属于支声型多声结构。壮族多声部民歌的代表曲目有:《很久没有见到你》、《日落西山刚过岗》、《长工苦》等。 二、壮族器乐。 壮族器乐同样具有真挚自然、清新流畅的民族特色。 壮族的乐器主要有马骨胡、葫芦胡、清胡、厚胡以及小三弦、月琴、天琴、等等大多分布于左、右江两岸。这些乐器都属于民族乐器,其总体的真挚自然、清新流畅的民族特色,与西洋器乐的恢宏宽广、气势雄伟的总体风格,形成强烈对比。 壮族器乐不仅为民歌、歌舞、歌剧、壮剧伴奏,而且有许多独奏曲与合奏曲,可以独立组成壮族乐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壮族器乐在充分继承本民族乐器优长与器乐传统的基础上,广收博采,充分引进吸收其他各兄弟民族的乐器乃至西洋乐器、电声乐器,形成一个多元体,充分显示出壮族器乐的民族包容精神与创新化的时代特色。 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壮族器乐在创新博采的同时,始终不离自身真挚自然、清新流畅的本体美学特色,并以此作为壮族器乐的艺术基因,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不断升华。 三、壮族戏曲音乐。 壮族戏曲音乐由戏曲声乐(唱腔)与戏曲器乐(伴奏音乐)两大部分构成,二者与壮族民歌、壮族器乐的真挚自然、清新流畅的民族特色一脉相承,同样具有总体上的这一民族特色。 壮族戏曲音乐的这一民族特色,主要体现在壮族戏曲———壮剧的音乐特色上面。 作为壮族戏曲剧种,壮剧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广南一带。壮剧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已有演出。按语言、音乐唱腔及流行地区的不同,壮剧又分为北路壮剧与南路壮剧两种: 北路壮剧流行于广西的田林、隆林、西林、凌云、乐业、百色与云南的广宁、富宁等县。其音乐唱腔是在民间唱诗与民间说唱“小板凳戏”的基础发展而成的。其音乐体制属于联曲体结构形式,主要唱腔有[正调]、[平调]、[叹调]、[衰调]、[武公调]、[丑角调]等,音乐抒情、委婉,具有真挚自然、清新流畅的共性特色。唱词用壮语,民族特色浓郁而鲜明。代表剧目有《卜牙》、《文龙与肖尼》、《依智高》等。 南路壮剧流行于广西的德保、靖西、那坡、天等、大新等县。是在壮族民间说唱音乐“末伦”的曲调与唱工、做工分开的“双簧戏”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并吸收了壮族民歌和木偶戏唱腔的音乐素材。主要唱腔有[平板]、[采花调][喜调]等。器乐曲牌有[过场调]、[八音调]、[仙班调] 等。总体音乐风格显得质朴粗犷,属于板腔体与联曲体的综合体音乐体制。伴奏音乐配以锣鼓,具有高亢热烈的特点。但是总体上仍不失真挚自然、清新流畅的民族特色。代表剧目有《解白》、《百鸟衣》、《宝葫芦》以及《穆桂英》、《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改革开放以后,壮剧的音乐创作,又使真挚自然、清新流畅的民族特色有了新的提升。 例如壮剧《羽人梦》,是“从另一角度表现古老传统和伦理的力量,这是一首带神话色彩的现实的歌。”作品以改革开放为背景,但侧重在从心理的角度写文化积淀的力量。戏剧的情节是:在红水河上游的一个穷乡僻壤,人们在羽人滩日复一日地打渔、撑船,羽人的传说深入人们的内心。寡居的满妹和她的姐姐、舞蹈家秋姐,有着截然不同的追求,走着根本不同的两条生活道路。秋姐想帮助满妹离开这个家,与她心上人阿龙结合。但满妹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还是决定留下来为婆婆生下孙子。 阿龙靠灵活的头脑摆脱了贫困,但却不能迅速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道德信仰。而满妹既有大胆追求自由的一面,又有重视义务的一面,充分体现出两种价值观的差异与冲突。该剧的唱腔,充分表现出剧中人物满妹和阿龙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其真挚自然、清新流畅的民族特色,又有了新的演绎。 而在《羽人梦》与另一部壮剧《瓦氏夫人》中,都有许多壮族传统的仪式和习俗,如《瓦氏夫人》中出征之前的群婚仪式,瓦氏命出征人婚配三日,留下种子,表现出民族延续的坚强意识与强烈的悲剧意识。又如逝世时的祭祀仪式,边唱祈祷歌边高举图腾前进:“……跟老虎要符,跟狐狸要法,跟大蛇要风,跟野猫要雾……”而在《羽人梦》中,秋姐想象中的远古洪荒的舞蹈场面,布碌砣举火把从太阳处点燃,又燃烧起红河水……这一切古老的壮族仪式与习俗,都使壮族民歌有了充分的用武之地,在营造壮剧音乐的真挚自然、清新流畅的总体民族特色方面,大显身手。 综上所述,无论是壮族民歌,还是壮族器乐,抑或是壮族戏曲音乐,都共同体现出真挚自然、清新流畅的民族特色。 |
1.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2.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